drleunghy

朱古力瘤致經痛 半年可脹至拳頭大

梁巧儀醫生提供 自恃年輕以為與朱古力瘤無緣?非也,月事來潮時出現痛到頭痛、腳軟或標冷汗的嚴重經痛,就可能是子宮正在發出求救訊號,有機會是由子宮內膜異位(俗稱「朱古力瘤」)所引致,一旦情況惡化便需要進行朱古力瘤切除手術。本文邀請婦產科專科醫生梁巧儀醫生分享真實個案,同時講述治療朱古力瘤及減低病變的方法,有助阻止其急速脹大而避過朱古力瘤手術。 忽視經痛 太遲求醫或要做切除手術 子宮內膜異位症是常見婦科病,朱古力瘤是其中一種,估計成因是病變或基因影響,不論任何年齡或生育前後,只要有月經,10個女性中就有1個患上子宮內膜異位。梁醫生分享一個「警惕女性」的病例:一名90後病人過去兩年持續出現經痛問題,間中甚至出現流量多情況,需每小時更換衛生巾。然而她透過網上討論區跟網友討論,認為自己情況尚算正常,每月只依賴止痛藥,藥效一過痛楚就會重現,令她難以集中精神,甚至影響生活。「長期經痛及出現間歇性血崩並不尋常,所以我建議她作『盆腔超聲波掃描』檢查,一查之下發現她卵巢出現直徑2厘米『朱古力瘤』,當時她對任何建議的藥物存疑,事後選擇透過養生、進補等方法調理身體及舒緩經痛。不幸地,半年後的檢查已發現『朱古力瘤』已漲大至7厘米如拳頭般大,情況嚴重,必須進行切除手術。」 梁醫生解釋,如未能及時發現和控制朱古力瘤,已出現病變的內膜組織會在每次月經週期,受荷爾蒙影響而刺激周圍的組織,使其不斷發炎,形成疤痕及粘連,擴大病變範圍。同時,朱古力瘤亦會因血液持續累積而膨脹變大。由於病情已發展至炎症,即使服用各式補品或各樣的舒緩經痛方法也不能治療當中病變,個別補品或甚至會激發朱古力瘤的增長速度。 「如果初次發現腫瘤時為4厘米或以下,一般會建議先服食荷爾蒙藥物,嘗試控制及減輕病情。 尤其要注意初形成如1-2厘米的朱古力瘤,雖屬輕微,但其病變速度亦難以估計,所以關鍵是及早控制及減少病變,阻止朱古力瘤變大」。藥物治療主要分口服或針劑兩大類。以針對性藥物新型口服黃體素為例,經歐洲和日本等多個臨床研究證實有抗炎、抗血管增生和免疫調節的功效,有效減低病變、減少疼痛症狀,令朱古力瘤萎縮,阻止病情惡化,患者生活質素從而得以改善。 若朱古力瘤太大,手術是無可避免,即使現時微創手術十分安全,但始終手術有機會傷害到子宮或卵巢的內外層及其功能;如病變接近重要部位如肛門或大腸等,更會增加手術風險。 經痛或量多要小心 補身前應做超聲波檢查 為避免需進行手術或服用藥物,留意自己身體狀況是不二法門,因為經痛或經量多是最常見的朱古力瘤病徵。雖然痛感是一種主觀感受,每個人可以承受的痛楚都不同,但只要日常生活受到影響,經痛就可能與子宮疾病有關。梁醫生提醒,此症不但影響生育,若延遲治療,病變更有機會漫延及影響其他器官,所以女士面對經痛問題,首要是透過婦科檢查找出問題的成因。若超聲波掃瞄發現朱古力瘤,及早治療可把傷害減到最低。 若不清楚自己的經痛程度是否屬於嚴重,可以參考網絡瘋傳的「七級經痛程度表」,它集合女生經痛經歷,當中包括不少子宮瘤的患者分享。經痛表將經痛分為一至七級,各級痛楚有相對的應對方法,梁醫生認為如果經痛達到第五級或以上,應盡快約見婦科醫生查詢,進行超聲波檢查,「經痛表中所列的一些徵狀,如食止痛藥仍未能止痛、頭暈、腰背痛等,的確曾在我的病人身上出現,所以我仍會建議女士們可以這個經痛表作參考,如有任何懷疑,應向醫生查詢。」另外,亦有部份病人確診前是沒有任何病徵,所以定期的婦科檢查同樣重要。 此文章曾於香港01刊登。

婦女公敵-子宮頸癌

梁巧儀醫生提供 子宮頸癌是常見的婦女癌症,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數據,2019年子宮頸癌在本港女性最常見癌症中排第8位,佔女性癌症新症總數的3%。新增個案達520宗,當中20至44歲佔121宗(~23%),發病年齡中位數為55歲。 子宮頸癌是一種影響子宮頸的惡性腫瘤,大部分子宮頸癌是由於持續感染高風險類型的人類乳頭瘤病毒(又稱HPV)所引起。持續感染高風險類型的HPV病毒(常見HPV 16 型、HPV 18型)會導致子宮頸出現不正常的細胞病變。雖然病變多數會回復正常,但部分有機會會在數年間(5-10年)發展成癌症。有多個性伴侶、感染性病、有吸煙習慣、免疫力低或曾患有慢性腎病、肝病、愛滋病等免疫系統疾病的人士都屬增加患上子宮頸癌的風險因素。 早期的子宮頸癌或不正常的細胞病變可能沒有任何症狀。到出現症狀時,最常見的症狀為不正常的陰道出血(兩次經期之間、性交後、收經後出血等)或陰道有異常分泌,如帶血或帶異味。當子宮頸癌逐漸擴散到身體其他部分,患者有機會出現其他嚴重症狀,例如:下腹或背部疼痛、大小便出血或感困難、全身疲倦、體重下降和腳腫等。 要診斷子宮頸癌,醫生會透過進行婦科內檢及陰道內窺鏡(陰道鏡)檢查以抽取活組織作檢驗。如證實屬子宮頸癌後,醫生需要透過體檢、驗血、X光及各種掃描(盤腔超聲波掃描、CT電腦掃描、 磁力共振掃描)等去檢查子宮頸癌有否擴散的情況,以便決定最佳的治療方案。 最有效預防子宮頸癌的方法是接種疫苗和定期進行子宮頸細胞篩查(柏氏抹片檢查,Pap’s smear),有助及早發現和治療早期的子宮頸細胞癌前病變,制止子宮頸癌的形成。女士每年應進行一次子宮頸細胞篩查,如連續兩年檢查正常,則可減少至每2-3年一次。香港政府建議25歲或以上、有過性經驗的女士應接受子宮頸癌檢查直至65歲。即使女士已接種人類乳頭瘤病毒(HPV)疫苗,仍須定期接受子宮頸細胞篩查,因為HPV 疫苗並不能預防所有類型的 HPV 感染,亦不能清除已受感染的病毒。 子宮頸癌疫苗(HPV疫苗)適合9歲或以上尚未有性經驗的女性,越早接種,抗體水平越高,可有效預防約90%與HPV相關癌症和疾病(包括生殖器官濕疣、肛門癌、外陰癌、陰道癌等)。 此外,應保持健康生活模式,多吃蔬果,常做運動,避免一手煙和二手煙;使用安全套進行安全性行為,預防性接觸傳染疾病,都有助預防子宮頸癌。 此文章曾於醫書直說刊登。

​​認識念珠菌感染

梁巧儀醫生提供 十個女士有八個都曾經歷念珠菌陰道炎,病發時除了下體的分泌物會變多外(還包括︰變黃、呈芝士狀或豆腐渣樣、氣味酸臭難聞),陰道更會出現痕癢、小便時亦會刺痛,每次發作都會感到非常不適。 念珠菌陰道炎是由一種名為「白色念珠菌」(Candida albicans,簡稱念珠菌)的真菌在陰道過度增生而引起感染所致,是婦女極常見的疾病。 念珠菌陰道炎較多出現在年青及性生活活躍的女性身上,另外糖尿病患者、服用抗生素、長期使用類固醇、患上免疫系統疾病或免疫能力低的人士,如感染愛滋病毒(HIV)和懷孕中的婦女都屬高危族群。 若患者被診斷為患有念珠菌陰道炎,醫生會按病情處方藥物治療,如:陰道塞藥、外用藥膏或口服藥物等,女士們應按醫生指示完成療程。在炎症發作期間,應暫時避免進行性行為,亦應將所有內外衣服徹底消毒晾曬。症狀一般會在數天內會慢慢舒緩,如果性伴侶同時出現感染症狀,應儘快向醫生求診,以減少交叉傳染。 念珠菌陰道炎十分容易復發,尤其在經期前後、進行性行為前後、懷孕或服用抗生素後;而精神壓力大、睡眠不足等的因素也會增加復發的機會。有一半的婦女至少復發一次,而反覆復發感染也十分常見。 要預防念珠菌陰道炎復發,女士必須提高自身免疫力及注意個人衞生,包括: 應保持私處乾淨透氣,盡量穿著全綿內褲避免經常穿著緊身褲(如:牛仔褲、瑜珈褲、襪褲等等)如廁後,清潔時應由外陰前方抹到後方,避免把肛門的細菌帶進陰道月經時,應勤換純綿衞生巾或護墊,不要使用陰道內洗劑或陰部清潔劑過度清洗下陰除此之外,各位女士亦應定期進行運動、減少熬夜、少吃甜食、多進食乳酸菌,如乳酪,或含益生菌的保健品,有助增強免疫力,從而減低念珠菌陰道炎的發作機會。 若女士有陰道炎經常復發的問題,應儘早求醫,檢查是否患有關聯性疾病,例如糖尿病或免疫系統疾病等。 此文章曾於醫書直說刊登。